宿迁沭阳农民制作稻夫 稻草卖出蔬菜价
5月31日上午,在沭阳县新河镇埝头村四组一处厂房里,十几个工人忙个不停,有的在比着图纸焊接稻夫的钢筋内架,有的在为稻夫上色。在他们身后,是一群已经完工的稻夫,既有栩栩如生的生肖模型,也有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。
“订单已经排到3个月以后了,稻夫供不应求啊。”负责人仲芹说,这两年,丈夫张凡经常不在家,多数时间都是和工人们一起到新疆、青海、甘肃和浙江等地现场加工稻夫,“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,新疆的稻夫需求量最大。”
3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,仲芹从朋友处了解到江苏一个地方的村民通过编制稻夫发了财,就辞去上海的工作,到江苏学习稻夫的制作技术。在她的影响下,张凡也辞去原先的工作,回家和她一起编制稻夫。
“制作稻夫首先要用钢筋焊成不同造型的内架,然后将稻草绳有序地缠绕在钢筋内架上,再根据不同造型进行着色。”仲芹说,“过去稻草都堆在家前屋后,基本上就是个‘累赘’。而我这里按每公斤1—1.6元收购,跟蔬菜的价格差不多。”仲芹算了一笔账,加工稻夫一年要用400多吨稻草,仅卖稻草一项村民就能赚60多万元, 30多位工人一年可挣工钱近百万元。
稻夫工艺品被广泛应用于旅游景点、农家乐、游乐园、商场等地方,甚至包括一些城市园林、开业庆典等布景工程。
沭阳近年来一直鼓励农民探索综合利用秸秆。全县拥有秸秆加工企业300多家,产品涵盖干花、草绳、草帘、编织带、食用菌、秸秆压缩饲料、工艺品等10多个系列,从业人员达2.6万余人,每年为农民带来务工收入2亿多元。
- 上一篇:秸秆编草绳,户均赚两万
- 下一篇:每株树木均被绑上了细密的草绳